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25章 一二二

關燈
122

韓王獻璽之後,韓國徹底淪為秦國的藩國。秦王送公子非回新鄭,立為代王,但韓國境內上下皆為秦臣、行秦制,韓國已名存實亡。

而秦國從發兵到韓國投降,前後不過兩年的時間,彰顯出了絕對的實力。

與秦、韓毗鄰的魏國,徹底為秦兵強勢嚇破了膽。魏王主動獻地請求聯盟,不思抵抗,只求暫緩為秦所滅的攻勢。

但秦國的下一個目標本就不是魏國。

公元前240年,秦國突然發難。

秦國放言:近年燕、趙交戰頻頻,而燕太子丹始終在邯鄲為質。明明兩國有盟約在先而趙國不遵守,念及秦王與燕太子多年友情,秦王不忿。秦國要求趙國要麽停止刀戈,要麽將在邯鄲為質的燕太子丹送回燕國。

否則,秦國不會放任趙國毀壞中原平和。

“阿母,我不明白。”

鹹陽工坊內,德音、文茵跟在趙維楨身邊,聽說工匠們討論起這件事,紛紛圍了過來。

德音困惑地撓了撓頭:“王上放言,不是為了打趙國嗎?那趙國把燕太子歸還給燕國不就是了。”

趙維楨聞言莞爾:“於公於私趙國都不會的。”

趁著學堂放假,趙維楨就帶著兩名寶貝閨女出來轉轉。

秦王年幼時,時常隨著趙維楨在食肆、工坊,以及田地織坊當中行走。現在國君成人了,沒道理區別對待自己家的孩子。

“為什麽?”連文茵都把目光從鐵匠手中的兵器戀戀不舍地收了回來。

“於公,雖趙國扣留人質還要打燕國,是為不義,但兩國開戰到底是兩國之間的事情。秦國可出言責難,以此發兵,就是威脅。”趙維楨說:“不論趙國是止戰,還是送回人質,都是聽從秦國的話,顯得低了秦國一頭,有失諸侯威嚴。”

這主意還是趙維楨出的。

感謝九年義務教育,歷史課本上兩國打仗,第三方要攪混水時用的外交辭令寫得那叫一個清楚。

而且,趙王偃是什麽德行,她還不了解嗎。

“於私,當今趙王可恨死秦國了,尤其是恨王上。”趙維楨嘲諷道:“小時候太子丹沒少幫王上和他打架呢。”

拋開國事不談,這就是趙偃欺負燕丹,嬴政過來幫忙。

趙維楨幾乎都能想象到趙偃在朝堂之上氣到吹胡子瞪眼的模樣。

她話音落地後,德音和文茵紛紛震驚地瞪大眼。

“王上……王上還打過架?!”

“阿母一定是在說笑!”

趙維楨:“……”

看著兩張寫滿了難以置信的小臉,趙維楨忍俊不禁地摸了摸她們的頭。

在雙胞胎心中,秦王政的地位相當之高。

雖然他年輕、對兩個小豆丁也不錯,但他到底是國君。平日私下裏的嬴政並不是個如朝堂上那般冰冷強硬的人,可他總是板著一張臉,不見喜怒又冷銳幹脆的模樣,對小孩子還是挺有威懾力的。

這樣的嬴政,就算讓雙胞胎姐妹抓破腦袋,也想不出他有與人打架的一天。

打的還是趙王!

“我再告訴你們一個家國級別的機密。”趙維楨附身,湊到兩名女兒身邊壓低聲音:“王上小時候還偷喝過酒,甚至偷偷醉了!”

什麽?!

雙胞胎聞言,兩雙清澈的狗狗眼恨不得要瞪出來了!

姐妹二人震驚到楞在原地,而後墨家鉅子秦央才迎了出來。

如今秦央見趙維楨,簡直就是商人見到活財神。他無比熱情道:“君上,我聽蕩威說,你是又想到了什麽新點子?”

新點子……倒也不能說新的吧。

趙維楨笑瞇瞇地拍了拍德音和文茵的肩膀,囑咐幾句不能耽誤工匠們工作,就叫侍人看著她們先行參觀工坊。

待到女兒們離去,她才從袖子裏掏出圖紙。

“我聽蕩威說,蜀地來了不少技藝精湛的鐵匠。”趙維楨將薄薄的圖紙遞了過去:“你們研究一下,能大批量生產麽?”

秦央趕忙接過圖紙一看,而後楞住:“這不就是長劍……不對。”

他猛然擡頭:“君上想制長刀?”

“刀柄作圓環狀,就叫環首刀吧。”趙維楨說。

嚴格來說,這東西叫漢刀。

先秦時期的騎兵,由於沒有馬具,兵器也跟不上,因而功能主要是協助步兵作戰,作偵查與騷擾。

趙維楨將馬具拿了出來,秦國的騎兵除卻用長矛沖鋒外,其餘武器多為弩、弓箭,以及長劍等等。

但這樣的冷兵器其實不太適合馬戰。

因而到了西漢時期,騎兵取代步兵成為作戰的主要戰力後,青銅劍徹底退出歷史,取而代之的則是漢刀。

秦央本身就是工匠,他比趙維楨更了解騎兵們的需求。只是一眼,他就看出了長刀的優越性。

“做單刃,是個好主意。工藝就簡單很多,也就不怕損耗。”秦央連連點頭:“劍為雙刃,用起來就需要技巧,單刃可防止兵器傷及自身。如此一來,騎兵在馬上的動作可由突刺便劈砍,更容易上勁。”

劍為雙刃,單刃就為刀。

那工匠打造時,單刃肯定比雙刃更容易一些。

趙維楨也是聽到蕩威說,蜀地的工匠有著更高超的冶鐵工藝才想試試看的。

“你與新來的鐵匠們商量一下,”趙維楨說,“能否將刃做薄一些,刀身重一些,用冶鐵制造最好。”

在歷史上,到西漢末年,鋼制兵器已經完全取代了銅兵器,技術相當成熟了。

可惜的是趙維楨不是很懂化學,更不懂煉鋼。

她也只能是力所能及地提供生產鐵兵器的條件和思路——

而現在,也確實有了足夠的條件。

秦央招呼其他鐵匠過來,幾名經驗豐富的老鐵匠湊在一起,大致一看,就明白了趙維楨的構思。

“君上所想絕妙!長刀工藝反而簡單。”

“刀刃做薄,只重劈砍,借刀身重量加力,倒是個好法子。”

“如此將軍們訓練騎兵時,也要容易的多。”

根據歷史記載,春秋時期就有鐵器的使用,到了戰國末年,兵卒作戰時用的兵器已為青銅器和鐵器混合。

至於趙維楨生活的當下,秦國早已開始逐步普及鐵器的使用。

原因在於農具的改革與農作物的增加,糧食產量提升了,人不缺吃的,就會去做其他的事情,顯然探礦就是其中之一。

墨家子弟又做出了水排,亦是提供了相應的冶鐵條件。

更遑論如今韓國為秦國藩國,魏國又為吞並了大半,中原的礦藏也悉數歸於秦。

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。

趙維楨始終覺得,歷史推進用不著靠一人。

基礎生產力提升之後,不用她去做什麽,這不是就有吃飽喝足、條件充沛的鐵匠,自己開始琢磨如何精進技藝。

那冶鐵、制鋼的技法不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麽。

“那就勞煩諸位。”

趙維楨由衷道:“若是能成,秦軍將士們不僅是多一份戰力,更是多一份回鄉的機會。”

秦央興致勃勃回應:“君上客氣了,這事本就是我們的職責。不過……”

“不過?”

“王上當真要打趙國?”秦央問。

趙維楨莞爾:“哪裏不可麽?”

秦央撓了撓頭:“韓國最弱,先行打下來,接著不該去打第二弱小的魏國麽?”

“如此看法,亦算一家之言。”趙維楨耐心解釋道:“只是打韓,是因為韓國毗鄰秦國,也在趙、魏之間。今日韓國為藩國之後,成功將趙國與魏國分割看來,並不是因為韓國最為弱小。

“而後再看趙、魏兩國,目下趙國尚有一戰之力。如果秦國先打魏國,趙國肯定會出手阻撓,而先打趙國——魏國如何,你也看到了。”

古人也不都是傻瓜,我國歷史上大半經典典故都來自於先秦時期呢。

拋開生產力的局限不講,秦國在戰略的部署上,趙維楨自覺看不出任何問題。

“可是……”

秦央猶豫道:“趙國還有李牧將軍。”

趙維楨挑眉。

並非趙維楨想長他人志氣,只是秦國尚武、獎勵軍功,在嚴格的軍功封爵制度下從來不缺英勇猛將。數秦國悍將那是要數出一整本史書來的,可饒是如此,歷史上的秦國想打趙國,也是對李牧忌憚無比。

足以可見其能力。

也許秦央一個技術宅不善於政治與兵法,但他的反應也側面證明了一點:連不問世事的科研人員都知道李牧打仗厲害。

畢竟能帶步兵大勝騎兵的武將,放眼全球上下五千年,一手也能數得過來。

打不過,說不動,墻角深深紮根在趙國土地裏,撬是註定撬不過來的。

要說行離間之計……

趙維楨心中醞釀了諸多想法,面上卻認真道:“趙國有李牧,秦國還有王家、蒙家父子,以及其他猛將呢。”

秦央訥訥道:“我不是這個意思,君上……”

趙維楨側頭,指向擺在一旁的兵器架子:“縱然信不過兵卒,也得信你們打造出的兵器才是。”

聽到趙維楨這麽說,秦央的臉色才好看了一點。

“君上說的是。”他笑道:“趙國只有一個李牧將軍,咱秦國名將可是多得是呢!”

這還差不多!

趙維楨剛想再說些什麽,話到嘴邊,就看到魏興一臉大事不好地匆忙走進來。

“夫人。”

魏興神情還算鎮定,但跟在趙維楨身邊那麽久,魏興一個眼神她就知道出事了。

“怎麽了?”趙維楨問。

“夫人,你先做好準備。”魏興為難道:“趙家老主人病倒了,不……不太好。”

“……”

趙維楨心中猛然一顫。

趙家老主人,說的自然是趙維楨的家中老父趙梁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